近日,第九批廣東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公布,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下稱“暨大新傳院青協”)位列其中。
“我們將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結合起來,通過服務社會來培養人才?!濒吣洗髮W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支庭榮說,學院青協組織學生從小課堂走向大社會,把學校育人的小課堂同社會育人的大課堂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把專業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兩方面的理論與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成立8支專業化青年服務隊
2017年,暨大新傳院青協成立,陸續發起成立聲海、后浪、真探、縣級融媒體、輿情大數據、全景故事會、港澳臺僑生、邊疆影像等8支專業化青年服務隊,截至目前,2700多名青年志愿服務時長已超8萬小時。
8支服務隊深入青年、基層,在粵港澳大灣區,從社會調查、音視頻創作、數據挖掘、創意傳播、抗擊疫情、助殘扶困等多維度進行志愿服務實踐,搭建起立足大灣區、深耕基層、面向青年、影響世界的多層次志愿服務體系。
從大山鄉村到城市街道,從基層報道到網絡陣地,都有暨大新傳志愿者的身影。
中國高鐵從“追趕”到“領跑”、中國海水稻為消除全球饑餓作貢獻、中國新能源汽車引領全球汽車革命……真探服務隊聚焦國際熱點話題,創作出多篇融媒體作品,其中英文全媒體作品50多件。
“為了做出有深度的作品,我們要經常學習、關注社會熱點,這極大拓展了自己的知識維度。同時,自己的專業知識用到了實處,很有成就感?!闭嫣椒贞犡撠熑?、新傳院學生張驍說,在一次次的作品創作中,她明確了自己的未來規劃: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國際傳播。
縣級融媒體服務隊深入廣東49個縣市,下沉到縣級融媒體中心,協助當地在內容生產、傳播渠道等方面轉型升級。該項目在廣東21個縣市級融媒體中心掛牌“暨南大學縣級融媒體研究與實踐基地”,與4個縣共建“暨南大學紅色文化傳播實踐基地”。
“學以致用為縣級融媒體帶去新力量,我們努力打通思想宣傳工作最后一公里?!濒叽笮聜髟簩W生鄺翠瀅是縣級融媒體服務隊的一員。她說,未來有機會還會繼續報名參加這項志愿服務。
面向全球傳播中國聲音
結合新聞傳播專業特色,暨大新傳院青協8支專業化青年服務隊在志愿服務中講好中國故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其中,全景故事會服務隊與多家博物館開展合作,利用VR、AR、3D建模等先進媒介技術,打造《粵龍門微信小程序》《嶺南功夫十二時辰》等40多個互動數字文博產品,體驗人次超過10萬,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圍繞受社會關注的話題,后浪服務隊結合女性安全、健康傳播、社會治理等九大主題開展互動故事創作,上線超過100款互動游戲,正向引導青年對特定社會議題的態度及行為,助力建設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聲海服務隊專注于以音頻產品講好家國故事,面向全球傳播中國的“強國之聲”“時代之音”“文化強音”。
暨大新傳院香港籍學生鄭禧年是聲海服務隊的成員。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他和團隊成員一起采訪了25位在粵創業的港澳青年,傳播他們的拼搏故事?!巴ㄟ^這樣的采訪,我了解到了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的優惠政策、便利條件,也希望通過我們的產品,把這些信息傳遞給更多的香港青年,為他們的就業創業提供更多選擇?!编嶌暾f。
暨大新傳院學生黨總支副書記、團委書記蔡心儀介紹,學院青協在設置項目時,側重成立專業型服務隊,以專業賦能志愿服務,引導學生利用學科優勢及多種融媒體手段開展專業實踐和志愿服務。
“以思想引領指導志愿服務,以專業知識賦能志愿服務,在志愿服務中實現思想和專業提升?!敝s說,學雷鋒志愿服務要實現“思想引領+專業提升+志愿服務”全方位育人,讓師生走入基層一線,運用所學知識為社會作貢獻。同時,讓他們在志愿服務中加深對國情、社情和民情的了解,提升青年尤其是港澳臺僑青年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培養新時代的學雷鋒青年志愿者。(劉漢能 馬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