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共話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制造業當家 挺起廣東產業“脊梁”
2023-03-06 16:02
來源: 南方日報
人工智能朗讀:

代表委員共話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制造業當家 挺起廣東產業“脊梁”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廣東全省上下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相結合,奮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即日起,南方日報推出“共話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圖景”欄目,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邀請代表委員分享真知灼見,共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宏偉藍圖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列入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廣東如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和住粵全國政協委員的熱點話題。他們表示,要推動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發展,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育,通過突出制造業當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

粵有新招

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

為制造業當家提供技術支撐

一分鐘可以做什么?走進廣州一家知名汽車品牌的生產車間,在柔性智能化焊裝生產線的加持下,160多臺機器人同時揮動手臂,將沖壓件焊成一臺完整的白車身,并完成數千個焊接點,整個過程用時不到60秒。

焊接是瑞松科技的拿手絕活。從這家廣東企業輸出的汽車制造智能裝備,已成功打入國內外眾多知名汽車廠商的生產車間。從打破壟斷到局部領先,如今,廣東機器人產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

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是廣東機器人企業快速發展的“秘訣”。全國政協委員、瑞松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孫志強以瑞松科技的發展為例:新能源汽車電池為避免滲水,電池殼必須“嚴絲合縫”。為減輕重量,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殼大量采用鋁合金等高質輕量化材料,但由于鋁合金有活潑、易被氧化等特性,傳統的焊接技術已經行不通。

為此,研發團隊沒少下功夫,還專門聯合廣東省科學院中烏焊接研究所、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組建研發團隊,將原本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引入到了汽車生產中。最終,焊接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廣東在新春伊始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強調要堅持制造業當家,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機器人產業,迅速深入到實體經濟各大細分領域:

在深圳一家機器人公司,一臺臺搭載著激光雷達的工業移動機器人來回奔跑。這批工業機器人經過測試后,將奔赴各大制造工廠,成為任勞任怨的“搬運工”。

在佛山一家公司的生產基地,仿人化機器人陸續下線。借助機械臂以及攝像頭的“火眼金睛”,仿人化機器人在生產線上就好似繡花女穿針引線一樣靈巧……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最新發布的《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顯示,2021年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1.02萬套,同比增長56.5%,高于服務機器人增速15個百分點;2022年前三季度,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67.1%,高于全國平均增速,工業機器人行業迎來發展階段轉變的關鍵期。

目前,廣東在機器人產業上已涌現出諸多“尖子生”,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3.9%,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為扎實推進制造業當家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真言良策

推動“制造”向“智造”轉型升級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增長“新引擎”,推動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發展,成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廣東大力推動制造業龍頭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全國政協委員、佛山市政協副主席唐冬生在調研中,重點關注了數智化服務商供給、企業個性化差異化需求、中小企業數智化轉型等問題?!罢{研中我發現,有的企業害怕轉型,不愿擁抱數字化?!碧贫f,應鼓勵產業集群中小企業抱團發展,支持服務商牽頭組建產業集群數智化轉型聯合體,打造行業級數智化轉型解決方案,更好地解決企業“不敢轉”難題。同時,搭建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加大對數智化服務商的政策扶持力度,為企業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轉型服務,幫助數智化服務商與制造企業實現精準對接,為企業數智化轉型出謀劃策,解決企業“找誰轉”難題。

結合在一線了解到的情況,唐冬生建議,建設一批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國家級示范區,以及有數智化基礎設施的工業園區,并配備5G專網、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有力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苗偉認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方面要緊抓數字經濟機遇,圍繞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重點推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創新,加快不同類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要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對外輸出成熟的經驗和技術,加快促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5G通信等新基建的支撐。苗偉建議,廣東繼續加大對通信行業的研發投入,充分發揮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優勢,通過建設一條條“信息高速公路”,推動“制造”到“智造”的產業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企業引才用才主體作用

人才是制造業的寶貴資源,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制造業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大?!笆袌錾?,擁有數字化智能設備等操作經驗的人才尤為緊俏?!比珖舜蟠?、佛山市智薈藍天環??萍加邢薰究偨浝碇砑姝h保工程師蘇榮歡分享了在一線的真實體會。

“企業人才流動性過大,不僅影響生產技術傳承,還無形中增加了用工成本?!碧K榮歡認為,應加快實施正向激勵技術人才政策,鼓勵企業完善符合技術技能人才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職務津貼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推動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照要素分配,提高技術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

如何激活科技自立自強的“人才引擎”?唐冬生說,廣東有多所理工科大學,相關高校應聚焦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兩個重點領域持續下功夫,根據產業需求,開設新興學科專業,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應不斷完善產教協同育人機制,緊密對接企業需求,在生產一線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構建一套產教融合生態體系。針對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唐冬生還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高??蒲腥藛T把論文寫在生產一線,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高校力量。

“企業既是人才需求端,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基地,應充分發揮企業引才用才的主體作用?!比珖舜蟠?、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楊登輝曾經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得數控銑項目金牌,如今是一名技工教育工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和崗位研究,他建議,啟動技能人才立法工作,解決技能人才工作中權利義務不明確、責任主體不清晰等問題,明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和技能人才培養的法定義務,推動部分國有企業把高技能人才培養納入發展規劃中。

引來人才,還要留住人才。在待遇保障上,楊登輝提出,應用心用情解除技能人才在醫療、養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顧之憂,讓廣東制造業企業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加入。

統籌:尚黎陽 黃錦輝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郜小平 汪祥波 曾艷春 孟健

[編輯:譚悅]
高清破外女出血视频